发布时间:2004-06-29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办公会议国阅〔1996〕7号纪要和国办发〔1996〕41号、国家科委国科发奖字〔1996〕131号文件精神,将优秀科技著作(科技专著、科技教材、科普图书)纳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奖范围和市委市政府1994年、1996年批示精神,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科学技术的传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科技水平和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编著科技著作的积极性,鼓励出版部门多出书、出好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在优秀科技著作的编著出版中,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单位,给予奖励。
第三条 本规定奖励的范围是:科学技术领域内个人或集体编著的公开出版发行的优秀科技著作。
科技著作包括:
1、科技专著类;
2、科技教材类;
3、科普图书类。
第四条 凡申请市科学著作奖励的科技著作应由市直单位、中省直单位及县(市)、区级单位初审、推荐。
第五条 凡推荐市科学著作奖励的科技著作应公开出版发行两年以上(含两年)。科技教材须经过两届以上(含两届)的学生使用。
第六条 科技著作在内容上必须有创新,有特色,文字准确,语言流畅,插图正确,图文配合恰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化要求。
第七条 科技著作出版后的图书成品质量方面(选题内容、编校、装帧设计、印刷、出版格式等)均应达到国家《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规定的合格品要求。
第八条 科技专著、科技教材和科普图书应具备的评奖条件
(一)科技专著类(包括学术专著、基础论著、技术著作和工具书)
1、学术专著是指作者根据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成果撰写成的理论著作,应对学科的发展或对建设有重大贡献和推动作用,并得到国内外公认。
2、基础论著是指汇集国内外某一学科领域的新成就,经过分析整理撰写成的系统性的基础性理论著作,有创见,有新体系、新观点或新方法,受到国内外公认和高度评价。
3、技术理论著作是指作者总结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撰写的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理论性,以及实用价值较高的技术理论著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阐述的新技术或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突出的成效,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
(2)结合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大量深入调查,收集丰富资料数据,总结为理论,对国家决策有重要意义。
4、工具书是指可供寻检、查阅的科技工具书,包括百科全书和手册。应是内容覆盖齐全完备;资料详实,释义、数据准确;采用新内容、新术语、新规范;词条精选,图表简明,文字精炼;便于检索查阅。并具备下列条件:
(1)在某一行业或领域内,具有权威性;
(2)在科技资料积累上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二)科技教材类(指大专院校使用的科技类教材)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已有的科学成就和资料,或根据本人、单位科学研究成果和按照教学规律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的教学材料。
应具备下列条件:
(1)总结和反映编者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教学适用性强,为多所学校选用,教学效果显著,在人才的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在内容和体系上有新的突破,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有明显效果。
(三)科普图书类是指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科学普及读物。
应具备下列条件:
(1)科学性强,内容真实、成熟、准确,阐述清晰,具有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并具有相对的先进性。
(2)思想性强,符合我国的宣传出版方针,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3)可读性强,说理通俗易懂,文笔生动流畅。
(4)普及面广,有相当大的发行量,受到社会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第九条 科技著作奖励等级标准
一等奖应接近国际上同类著作的先进水平,编辑出版质量应达到国家规定图书质量标准的优质品。对推动科技进步、培养人才或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作用很大,并取得较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等奖应是国内同类著作的领先水平,编辑出版质量应达到国家规定图书质量标准的良好品。对推动科技进步、培养人才或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作用明显,并取得比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等奖应是接近国内同类著作的领先水平,编辑出版质量应达到国家规定图书质量标准的合格品。对推动科技进步、培养人才或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作用比较明显,并取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第十条 科技著作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单位应是直接对优秀科技著作的形成和出版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员和单位,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作为科技著作的主要完成人(推荐和授奖时均应注明作者或编辑)和主要完成单位:
1、科技著作的作者:指个人或编著集体;
2、科技著作的编辑:指策划编辑和责任编辑。
编辑在策划选题内容上有贡献,或对该著作的整体结构提出重大的合理的改进意见,或在创作思路上给作者以重大的启发,并在科技著作中署名。
3、科技著作的主要完成单位:指科技著作作者所在单位、参加编著的单位及相应的科技出版社。
第十一条 推荐科技著作时应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
1、专家评价意见(由推荐部门提供,包括对著作内容、质量等方面的评价,专家人数不得少于2名)。 2、公开引用或应用证明(指国内外重要书籍、报刊中引用、评价该著作的材料复印件及教学单位的应用证明材料)。
3、发行量、再版次数及译成其它语种的证明:指提供最新版本的科技著作样书。
4、图书成品质量证明: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图书管理部门或地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或出版单位出具证明。
第十二条 下列图书不列入科技著作的评奖范围
(1)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集、各类汇编。
(2)科技期刊。
(3)音像、电子出版物。
第十三条 本规定由大连市科学著作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